励大师

首页 > 交流杂谈 > 正文

万劫不复的意思(读书或有大作为,也可万劫不复)

孔乙己,鲁迅笔下之经典人物,若要说出是几个于教科书中最熟悉的鲁迅先生笔下之人物时,想必孔乙己、闰土、祥林嫂、阿Q必定可排前面几位。课本教善学生,“孔乙己”这篇文章是用来嘲讽时弊的,那是讥讽在旧社会科举制度之下,造就出来的大多不是什么有为之士,而是没有谋生能力的穷酸书生。如今科举制度这种积弊消亡已久,我们当中,早已没有了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酸儒。这些话听罢,似乎我们之中,便可以安心认为:自己绝不是“孔乙己”所讽刺的对象。过去之时弊,当是历史吧?

 

今日里自然没有科举,却也不轻松,因为有了不断的考试,多数人梦想靠读书翻身,靠学历谋地位谋生存之事,却绝对存在。因读书太多而欠缺工作经验以及社会经验,而失去谋生能力之人,更不是少数。细细一观,科举并未消失,只不过换了个名词“考试”,书生自然也没有消失,只是演化成�e的东西,一切都只是现代化了而已。

今日之我们,每个人都要读书更要考试。因为父母坚信一句话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,要想不输,你只有玩命刻苦读书,将来才会有大作为。大作为有没有不好说,倒是学生一个个累的跟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僵尸仔一样。我们是否察觉,比起那个时代,成为孔乙己的风险其实更大?孔乙己讽刺的对象不是�e人,正是我等。

 

“窃书不能算偷,读书人的事,能算偷么?”想必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,孔乙己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明明是做同一个行为,可偏偏因为他是读书人,所以就有不同的标准。在好笑的背后,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,那就是多重标准。

偷窃不是什么好事,但也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。孔乙己最令人难受的地方,在于他自己否定做贼之余,做出本质完全相同的“窃”。如果他真的否定“偷”,他自己也不应该做这种行为。如果他做这种行为,他大可以如外国那位大作家雨果一样,主张穷人偷窃也可以是正义合理的。偏偏他要的是自己也需要做那件事时,同时道德批判�e人。

 

所以我们不能抱着多重标准,批判他人。比如:若主张和平友好,就不该言语攻击他人,如果一方面主张和平,一方面以言语攻击�e人不够和平,不够友好,那就非常莫名其妙了。当我们意识到,说言语暴力也不算暴力,那就是窃书不能算偷,我们才察觉自己要成为孔乙己,是何其容易。

有时因为我们知识太多,便急于在他人面前表现,常引一堆让人听不懂的名词,或者开局就说某某权威说过些什么,自己又有何见解,可自己的这表现欲既没有引起他人的兴趣,也没有令他人更容易懂。这如同孔乙己说茴香豆的“茴”字,有四种写法,本质就是从书海中捡一些�e人没看过的,在�e人面前卖弄卖弄学问,炫耀自己的知识是何等的渊博。你若稍作反驳,他便非常不爽,非要跟你整个你死我活,让你知道他的的学识有多高。比如现在网络平台之上,很多作者不允许他人质疑自己,你指正一些错误点,他不但不感谢,反倒先跟你撒泼玩命。更有一些自认为自己学识很高的朋友,在评论区夸夸其谈,显得自己文采多好、知识渊博。这种满足自己虚荣的方式,尚不如至少愿意奉献几颗茴香豆讨好小孩子的孔乙己。

 

《孔乙己》这篇文章,用以警剔知识分子不要堕落,读书有用但也有限。我们的社会从孔乙己时代走到今时今日,无不过度赞扬读书之好,读书之妙,过度重视考试和学历,对于书卷气过度的崇拜,使得每人身上都存在孔乙己的基因,就像癌症一样,只要不慎,就会爆发出来。因此,读书或许可令我们变成更有作为之人,也可以令我们万劫不复。鲁迅所讽刺之人,不仅没有随时代而远去,反倒流传至今,只要稍有不慎,就随时会堕落成为新的孔乙己。孔乙己者大有人在,或许你我便是!

感谢观看

返回顶部